关闭

区域文化品牌 | 广州超级文和友文化元素探究

项目时间:2020-09-10

2020年6月底,广州的朋友圈被一个带有城市魔幻风的地方刷屏了。

从朋友圈的分享照片中,这个广州新引进的“网红”引起了我的兴趣,或者说,看到这个建筑照片的时候,其视觉冲击于我是震撼的。

现代的钢筋玻璃幕墙,高耸的摩天大楼,一幢老城区旧楼屹立在新时代的狭处中,有点悲凉且不和谐,却也散发出一种自我坚持和自我认同坚强气息,与我心中的广州文化非常相似。

走进里面,就是广州市井文化的一个汇集,骑楼、老招牌、霓虹灯、大排档、走鬼档、八九十年代的粤港金曲……充满了老广州的烟火味,是一座能带着你一起穿越时空的街头博物馆。

人们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印象,往往从各类博物馆中获取。但“活的”街头美食博物馆,相对于一般展厅内的展品和影像资料,实则更有利于带动市民游客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知,接地气之余,也有助于传统文化手艺的保存和传承。(摘自南方日报)

那么,在这个浓缩的街头博物馆里,有哪些广州独特的文化元素?小编选择了下面几个跟大家一块品味品味。

骑楼

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十八世纪中后期,随着欧洲殖民者传入东南亚地区,后又经南洋返乡的华人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兴盛,其中以广州城规模最大最壮观。

骑楼被作为正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912年国民政府《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中,被称作“有脚骑楼”。1920年《修正取缔建筑章程》中,将“有脚骑楼”简称为“骑楼”。


骑楼对于广州而言,是一种文化,是一份历史,是广州的风情,更是街坊们的良伴。经中西文化结合,广州骑楼形成了十分典型的岭南建筑特色。骑楼临街而建,宜居宜商。因二层以上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故名骑楼——骑在人行道上的楼房。骑楼鲜有单独一间的,而是相互联接,柱子形成一条长长的柱廊。一边是马路,一边是相连的商铺,则称骑楼街。骑楼的第一层大多数都是开放式的长廊,主要用作商业经营,楼上作为仓储或居住的场所。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广州夏日日晒很长,炎热多雨,骑楼可为路人遮阳挡雨隔热,又可防止阳光直射店铺,利于商店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不管风雨烈日,行人都可逛街,便民实用的设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并且提升了商铺的价值。广州骑楼街多为东西向,这与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和气候环境有一定关系。旧时广州以西关为商贸区,旧越秀区是行政区,东山则是达官贵人的居住区,因此在老广州东西向道路更为重要和繁华。另外,东西向道路使骑楼建筑呈南北朝向,易于采光通风,可避开长时间的“西斜热”(指夏天下午烈日照射)直晒,使店内和居住的环境更清凉,且陈列的商品亦可避免经受长时间日晒,具有城市规划的高度和充满了生活智慧。

骑楼的建筑外立面,也体现了广州作为中国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辉煌历史。广州骑楼街风格各异,一般为柱廊、楼体和顶部山花三段式格局。柱廊混杂了中西风格的各种柱式,早期多采用西方古典式拱廊,后逐渐以简洁的现代梁柱结构取代。楼体风格也多姿多彩,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罗可可建筑装饰风格,也有岭南特色的佳果与吉祥纹饰以及具有中国古典卷草图案。

而顶部山花则是从国外传入广州,称“楼额”,一般是建筑装饰的重点,而注重实用的广州人,则利用山花注塑楼名、商号,也是营销鬼才。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约十年时间,广州建成长达40公里长的骑楼街,各式骑楼商铺达两万余间,平均每50个广州人就有1间商铺,风行一时的骑楼建筑,成了广州城市街景的显着特色。

老广小故事:小编的一位亲戚是老广州,她对广州的骑楼可是“情有独钟”的依赖了。有一次与这位老广亲戚在外地逛街,她就十分嫌弃当地的街道,说“无遮无掩,热死人啦,响广州行街边会甘嘎,广州有骑楼,舒服好多”(大意是:路上没有可以挡住太阳的地方,很热,在广州就不同,广州有骑楼,走在街上也是很舒服的)。可见,骑楼不不仅是历史文化,它更是一种深入了当地人骨子里的生活方式,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保护骑楼,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更是保护了广州人的独特的生活情感。

如今的广州城内,现存比较完整的骑楼街有:上下九路、第十甫路、越华路、文明路、一德路、海珠南路、大新路、万福路、恩宁路、龙津路、南华西路等,大家可以去领略一下广州骑楼风情喔。

老招牌·霓虹灯


五羊牌雪糕、永利饭店、咖啡、鸳鸯、柠檬水,这些造旧的老招牌和广州老字号都是广州超级文和友里面的重要的装饰元素,不仅创造了复古怀旧的氛围,也起到了点亮了整个街景的作用。

在LED灯大行其道的今天,霓虹灯已经逐渐被取代了。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比如与霓虹灯相比,LED拥有省电环保、低压安全、便于维护等优点,这当然是社会和商家的更好选择。但是,霓虹灯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广告文化和视觉文化,也是省港澳(粤港澳)许多人心中一道历史文化风景。

1898年,苏格兰著名化学家威廉·拉姆齐爵士发现了一种抗液化的气体,这种气体被通电时,变成了鲜红色,他将这种气体命名为“霓虹”(即氖气“Neon”)。1902年,法国工程师乔治·克劳德(Georges Claude)把氖等其他气体注入玻璃管,发明了霓虹灯。霓虹灯的发光颜色与管内所用气体及灯管的颜色有关,想要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就要向霓虹灯管内装入不同的气体。霓虹灯诞生之后,克劳德的助手察觉到霓虹灯在广告招牌中或许有运用的潜力,便开始把霓虹灯管弯曲成各种字母及符号。1923年他将霓虹灯引入美国,作为营销工具,当时洛杉矶的帕卡德汽车经销店以惊人的24,00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两个霓虹灯广告牌。室外裸露的霓虹广告在20世纪40年代获得了企业及其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在1950年代以其精美的艺术设计和独特的动画展示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我国,1926年上海南京东路伊文思图书馆柜窗上出现我国第一个霓虹灯广告。1927年我国第一支霓虹灯由上海远东化学制造厂制成,用于上海中央大旅社。20世纪30年代我国霓虹灯逐步发展,到1949年全国约有三十多家霓虹灯厂。

国人对霓虹灯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香港夜景和王家卫的电影了吧。自20世纪中期以来,无穷无尽闪耀着霓虹灯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城市风景,把香港的夜晚变成闪耀的白昼,是香港重要的商业文化表现,勾勒出香港一派繁荣的景象,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跟国外的霓虹灯有所不同,香港的霓虹灯设计更多的表现为中西结合的视觉特征,中英文结合交错,再加上一些中国古典艺术的象征符号,使香港在世界霓虹灯城市中风格独树一帜,有相当高的辨识度。

香港的霓虹灯还深刻融入了当地的影视文化中。


特别在王家卫导演的手下,霓虹灯作用于整个电影的氛围,对剧情发展,人物心理的表现都有重要的作用。

霓虹灯作为一个时代科技的产物,曾经点亮了世界各地的暗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霓虹灯不可避免的会被LED灯所替代。现在街道上的霓虹灯招牌越来越少,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起这种文化,各个地区与艺术家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挽救这种视觉文化。很多国家和地区专门开设霓虹灯博物馆来修复和保存被拆卸的霓虹灯招牌,感兴趣的朋友有机会可以去领略一下。


广州的老品牌,它们有些已经消亡,有些仍然在市场上散发自己的能量。它们可能没有做到全国闻名,但却是广州、广东本地人和那些来广州工作、旅游的人们,感受广州、体验广州和了解广州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小编可是夹带私货强烈推荐大家一定要尝尝五羊牌雪糕。五羊牌雪糕是中国广州市的本土知名雪糕品牌,在广东省具有相当高的认知度。五羊雪糕在东华南路厂房生产雪糕时,邻近地方都能闻到芳香的雪糕味,很多广州市民对此印象深刻。五羊雪糕,因为年代的久远,其问世时间至少存在两种说法:根据《广州市志》的记载进行推测,五羊雪糕的创立应该不会早于1969年;但原广州市人民食品厂的老员工则坚定地认为,20世纪60年代初应该是五羊雪糕的问世时间。在当时,私人冰室雪糕因为成本较高,当时价位从几角钱一直卖到一块五,而五羊雪糕的甜筒零售单价则是三角四分,价钱有较大竞争力。当年,工厂的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选择蛋卷来承载雪糕,都是全人工亲手制成。

百科完成后,这里给出小编的私人推荐理由。首先是价格,在雪糕普遍价格在10元+的今天,五羊牌雪糕价钱还停留在3到5块之间,简直是良心!其次是品种多,甜筒、飞鱼脆皮、雪糕杯、红豆批、绿豆批,飞鱼脆皮的脆皮巧克力,绝不输给现在的同类型大牌雪糕(不排除有童年滤镜加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是味道,五羊牌雪糕的味道除了香草和巧克力这些基本口味外,还有香芋、哈密瓜、菠萝、双皮奶等等,雪糕的细滑度一般,但是其味道非常香浓,特备是香芋味,打开就能闻到其香味,怪不得原厂址有“路过闻一闻雪糕的香气就能开心到晚上多吃两碗饭”的都市传说,还有还有就是五羊的雪糕筒非常的脆口,雪糕筒内还附上一层薄薄的巧克力,提升了整体的口感。

无论现在多少大牌、名牌雪糕可以选择,但是在广州人的心中,五羊牌雪糕,仍然代表着广州的夏天。


大排档·走鬼档

吃在广东,吃在广州。在广州,从早到晚,都能找到好吃且有特色的食物。

在粤语中,“档”类似“店”和“摊”的意思。

大排档之名,是从香港传人内地的,它的正式名应为“大牌档”。大排档应是上世纪40年代在香港诞生。上世纪60年代年代是大排档的全盛时代。二次大战后,香港百业萧条,难民众多。为解决失业问题,香港政府发出大量牌照,如流动小贩、报摊、熟食摊等,让市民可以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大排档是其中之一。由于大排档牌照较一般挑担流动小贩的牌照大,且规定必须悬挂在摊档显眼的地方,所以就称为大牌档。

“大排档”传入内地,因“牌”和“排”在粤语同音,且档口多一家挨一家成行成市的排开,客人的餐桌也多是一字排开,故泛化取其“排排坐”之意,有了“大排档”之名。


“大牌档”是“街头饮食文化”和“宵夜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上世纪90年代广州的文化标志之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当时的广州经济开始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者加班为常态,经济条件提升且受港澳文化的辐射,群众的夜生活逐渐丰富,经济实惠的大排档理所当然的成为加班后犒劳自己,或者三五知己聚会聊天的好去处。露天的大排档,塑料凳子随意排开,食客穿着随意,享受着晚上的自然风或者加几把强力大风扇,伙计随意但热情的招呼,还能时不时看到厨房里大厨爆炒的火光,喝着饮料啤酒,期待着这镬气十足的出品是你点下一道菜,好不惬意。

大排档菜饭分量大,价格低,起初光顾大排档的多是劳动者,大排档满足了食客的需求,从而互相建立起情感。到后来,大排档因其出品地道、用料、火候十足,逐渐为广大饕客追捧,在一些火爆的店门口,也不乏豪车、名车。火爆的宵夜场景,渐渐营造出一道独特的饮食风景。

如今已很难在广州市中心的那些黄金地段再现热闹的饮食夜市了,广州河南(珠江南岸)的宝业路是你在这个大都会还能寻到的最大规模的排档集中地之一。满街路边小店,炭炉焖煲,新鲜河鲜、海鲜、冰镇美食和烧烤家家都有,这感觉才应该是广州。

如果说大排档宵夜文化的“课代表”,那么走鬼档就是深入到广州人每时每刻饮食生活之中的“文娱委员”了。

“走鬼”指的是沿街违规摆卖的流动小贩,为了逃避城管而相互之间招呼用的一个暗语,久而久之,“走鬼档”就成了无牌流动小摊贩的代名词。

“走鬼档”承载不少人的回忆,从早到晚,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会出现你或熟悉或陌生的小贩,经营着你还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可以是你上班的能量来源,也可以是你放学途中的快乐源泉……

不要简单的认为这些无牌路边摊就一定品质差,在广州,许多的“走鬼”是没有固定的店面,但他们有相对固定的摆放位置,做的可是街坊街里的生意,因此,对品质的要求一点也不低。

例如广州大名鼎鼎的“阿婆牛杂”,号称牛杂界的网红,一般就在芳村大道陆居路市场摆卖。二十几年,一辆破旧小推车,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家和一锅热腾腾的牛杂,却能引得街坊们心甘情愿排起长队,就为吃上一碗,凭什么?就凭她做牛杂工夫和用料几十年来绝不删减,每卖十几碗便又会加入熬好的牛杂老汤,放入大块红糖,再慢慢熬出牛杂特殊的鲜味的这一份品质坚持。阿婆这一份对出品的坚持,对顾客的责任,里面蕴含的,不就是人文的情怀吗?

但是,无牌照占道经营确实在饮食环境上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也存在影响市容市貌和给环卫工人增加工作量等弊端,且小贩自身也时刻存在着货品没收和罚款的风险,所以,许多小贩在凭着自身的辛勤和积攒出来的口碑,赚够本金,就会选择华丽转身为有门面的小店,而更甚者也有做到连锁经营的,这是对辛勤劳动者的犒赏。

— 结语 —

广州超级文和友已经在7月11号正式营业了,从其面纱揭开到现在,来自社会的声音褒贬不一。有人说它是城市文化街头博物馆,也有人觉得像城市牛皮癣,其建筑不足以代表广州。小编认为,阳春白雪是文化,下里巴人也是文化,一个城市,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表象,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但我们不应该对这些文化排上高低贵贱。

广州超级文和友的面世,能够引起一部分人的情怀,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能够让我们去认知和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文化的兴趣,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