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百年五四,到杨家祠打卡去,让欧科制作的小程序伴你一路《追梦•广州红》

项目时间:2019-05-04

这个五一假期,羊城再添红色教育基地!4月30日,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即杨家祠)开馆。五一假期期间,前来参观瞻仰烈士英雄事迹的市民和中小学生络绎不绝,他们惊喜的发现,只要在杨家祠领一张“学习纸”,就可参加一个名为“追梦•广州红——杨匏安史迹探索”的行走打卡活动。

 

“追梦•广州红——杨匏安史迹探索” 打卡活动,需要沿着越华路、仓边路、中山四路、德政中路、文明路和越秀南路行走,探访七八个红色文物历史建筑,全程3000米左右(假如你规划得好的话),这个红色追梦之旅,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历史知识,让参与活动的市民朋友和中小学生们都大喊新鲜和过瘾。

 

参与设计这个活动的广州113中学历史教师许老师说:“这样的行走活动,可以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到真实情景中参观学习,深化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再看回书本的时候,史实和身边的历史可以连接起来,情感就会自发产生。”


(左四为113中学许老师)


“追梦•广州红——杨匏安史迹探索”的行走活动,由广东省博物馆、农讲所发起,广州欧科受委托制作了《追梦•广州红》微信小程序,协助活动参与者完成对杨匏安先烈红色足迹的探寻。

 


不管我们在何时何地,只要在手机长按上面的“杨匏安史迹探寻”小程序识别图,就可以进入小程序《追梦•广州红》的首页,点“开始探索”,活动范围内的民国地图就会映入眼帘。当你点击界面左下方的“泗儒”,小程序会自动导航把你带到活动的第一个打卡点——杨家祠。

 



这个小程序,将协助你按图索骥(可自由切换民国或现代的时空地图),请你答题,帮你计分,点亮打卡点,给你配上木棉花和红色音乐,提醒你设计通关暗号、拍照等等……,请快到杨家祠来体验吧。

 


作为杨匏安史迹活动的设计参与方之一,欧科有必要向朋友们较为详细地介绍这项活动的各个重要历史建筑,如果你3000米走下来,对这些历史建筑的相关情况都还没能深入了解,那还真是说不过去呐。




泗儒书室(即杨家祠、即杨匏安旧居陈列馆)

杨匏安,出身于珠海香山古道,他文采出众,文章多次在《广东中华新报》、《红旗》等报社发表,是华南地区第一个宣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

杨家祠,是1918—1927年间杨匏安烈士工作、生活和革命的居住之地。杨家祠原名“泗濡书室”,为了纪念北山杨氏始祖而命名,建于广州司后街(即今天越华路)。杨家祠大门门楣上的3幅清代壁画非常精美珍贵,从左到右分别是《东坡笠屐》、《雁塔题名》、《兄贤弟孝》,请别遗漏了欣赏。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纪念馆原为清代官员的府邸。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由孙中山领导、黄兴率领的海内外革命党人从这出发攻打两广总督署,因为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葬于黄花岗,也称为黄花岗起义。

三二九起义有很多特别的小细节,比如当时革命党人的敢死队,不叫“敢死队”,也不叫“先锋队”,却叫做“选锋队”。革命党人搬运军火的方式也很特殊,居然假扮迎亲队伍,把弹药藏在花轿、礼盒之中。纪念馆中有一对石狮子,弹痕累累,见证了革命党人攻打总督府时的枪林弹雨。

纪念馆在1926年曾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章达的住处,距杨匏安旧居不到400米,杨经常前来造访。李章达当过孙中山的警卫团团长,出席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支持农民运动,曾任中央农民部长,被陶铸称赞为“优秀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番禺学宫(农讲所)

番禺学宫是古代官办的学校,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番禺学宫被挪作他用。1926年3月,杨匏安与林祖涵共同签署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文件,决定委派毛泽东任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

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澎湃创办并担任第一届主任,课堂设于学宫的大成殿,现在棂星门上方挂着周恩来的题字:“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26年,毛泽东任第六届所长,亲自讲授三门课程:《中国农民问题》、《农民教育》和《地理》。

番禺学宫本身历史也非常悠久,已有600年历史,内有一颗木棉树,树龄超过200岁。



广东区委旧址

1922年夏,中共广东区委成立,办公地址由杨家祠搬至这栋三层楼房,杨匏安也常在此地办公,当时向警察局领迁入证需要报户口,为了保持组织的隐蔽性,户主姓名就使用了“广东区”的谐音“管东渠”。

中共广东区委设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机构——监察委员会,开辟了中共纪检工作的先河,杨匏安当选为监察委员会委员,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批党内监察干部之一。

当时广东区委的辖区范围非常广,除了广东省,也管辖了广西、云南两省。广东区委机关刊物《人民周刊》的编辑部就设在这栋楼里,当时,宣传人员还经常以漫画的形式、使用粤语方言,制作了大量浅白易懂传单。

广东区委旧址的一楼地板高出路面几十厘米,一楼之下的地下室有小部分露出地面,有白色边框的气窗与路面通风。



钟楼(广州鲁迅纪念馆)

钟楼,明黄色带西洋风格的建筑,建于1906年。1924年1月,杨匏安参与筹备的国名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钟楼礼堂(当时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927年,鲁迅从厦门来到中山大学任教,曾工作和居住在此。于《在钟楼上》一文中,鲁迅说这儿晚上有十来二十来匹老鼠四处寻食。

这里除了纪念鲁迅,也同时做各种历史展览,有“红蝴蝶”萧红的展厅,有革命军东征中惠州战役的兵人模型场景复原,而在国民党一大会址复原场景上,孙中山先生的一段录音在反复播放……


   

惠州会馆(中华全国总工会)

惠州会馆始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物。1925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搬进惠州会馆办公。此前,国名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此地遭到暗杀,革命政府成立了廖案特别委员会和特别法庭,杨匏安担任审判员审讯案犯。

惠州会馆有很高的历史纪念意义,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州会馆前,建有两座纪念碑,分别是“廖仲恺先生纪念碑”,和“工农运动死难烈士纪念碑”。


    

团一大广场

早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杨匏安就在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青年周刊》发表了创刊《宣言》,明确指出:“社会革命四个大字,就是我们先行的旗帜。”并向读者宣告:“我们最服膺马克思主义”!1922年5月,团一大在红楼(即东园那栋漂亮的红色西式洋房,曾是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室外广场召开,全国团员青年,工人代表共1500多人参加隆重的开幕式,这次大会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

团一大广场的巨型雕塑,在原越秀南汽车站东侧(今年五一停用),于2012年建成,高9.9米,为红砂岩材质,采取“书本”的造型,寓意谨记历史,弘扬光荣传统,将“团一大”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