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展讯|远方异域汇聚国博,共话丝路精神

项目时间:2019-04-11

横跨欧亚的陆地丝绸之路和连接亚非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张骞、班超、玄奘、郑和、马可·波罗等古代先贤们为开拓建设这两条人类文明交流大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就是中国人民为延续丝绸之路辉煌历史并努力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正是根据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8年11月牵头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大会,签署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展览合作框架协议”。这次展览就是落实联盟大会框架下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

“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于4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采用全景式的布展方式,向世界展示丝路各国丰富的文化底蕴,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历史脉络,汇聚丝路之上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未来。

丝路精神

这次展览的主旨是倡导丝路精神。古代丝绸之路绵亘几万里,延续数千年,积淀形成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丝路精神,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等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次展览,就是要通过精挑细选的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实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包括人口迁徙、经贸往来、科技交流、宗教传播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的相互影响等等。

为更好体现这种交流互鉴的多样性,中国国家博物馆特地邀请每个国家博物馆分头撰写说明文字,介绍本国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位以及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

殊方共享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殊方共享”。“殊方”一词源出中国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唐朝诗人王维诗“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即本其义。

“殊方共享”就是要让世界人民共享人类文明之光。举办这次展览,促成展览成功,就是要实现殊方共享,努力达到费孝通先生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那样一种境界,而做到这一点,当然有赖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在此,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各方在展览筹备期间的支持配合表示真诚感谢,同时热切期待沿线各国家博物馆加强合作,共同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陆海统筹

这次展览的结构是陆海统筹。展览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版块来表现和展示主题,并按照地理方位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纳入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宏观视野之中来观察和思考。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的叶形矛头、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藏中国风格的伊朗瓷盘,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的黄金武士。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藏铜鼓、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唐三彩三足罐,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突线钮铜铎、阿曼国家博物馆藏哈德拉毛语雕刻饰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精美文物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科技艺术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深刻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拥有140万余件文物藏品,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充当国家文化客厅方面居有特殊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按照“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展览合作框架协议”要求,继续深化和各国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畅通联合办展渠道,优化联合策展人制度,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为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什么比艺术更能体现文明间的互鉴呢?通用的艺术语言超越了所有国界,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自由、无声地交流。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一种交流思想、技术甚至宗教和哲学的路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有责任分享信任、开放、交流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理念。这次展览证明了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不仅是思想、技术和人员交流,更是在共同创造文化交流的历史。

——华沙国家博物馆馆长在展览开幕式上的致辞



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展期:2019/4/11 - 7/14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7、南8展厅

票价:50元


图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