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博博会”精彩回顾:新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博物馆?第九届“博博会”现场

项目时间:2022-09-21

第九届博博会现场

“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创办于 2004 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截至目前已成功召开九届。博博会是我国文博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会,是展示博物馆领域发展成果、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促进文博科技融合发展、相关技术应用创新服务升级、扩展博物馆服务社会功能、推动国内外博物馆务实合作、开拓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的重要平台,在服务我国文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相关行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022年9月1日-4日,第九届“博博会”终于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办。在这6万平米的展示区内,437家博物馆和208家企业“同台竞技”,展示着各自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创新的产品,展现着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下我国博物馆焕发的新活力。广州欧科也在展会上带来了丰富多元的项目案例,分享多年来在智慧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利用的丰硕成果。

第九届博博会广州欧科展区

广州欧科展区

纵观整个展会,最新最热的当属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的各个领域:元宇宙和数字孪生是最为前沿与潮流的趋势;AR、VR、MR和裸眼3D等沉浸式体验也逐渐成为标配;知识图谱不仅在数字人文研究方面大放异彩,也极大拓展了博物馆互动展示的可能。那么,在传统博物馆不断寻求改变的当下,新技术如何更好地为博物馆的展陈、教育和管理服务并实现共同发展呢?

第九届博博会广东展区
广东展区

在对展会的观察和与业内专家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新的产品技术与博物馆的传统业务之间还存在更多加深融合的空间。以展览为例,当前博物馆展览仍以“展厅+展柜+文物”的传统形式为主,那么数字化展示如何融入传统的展陈空间,并真正辅助展览内容的呈现和叙事的展开,是应当予以重视的问题。好的数字化应用是创新形式与博物馆内容的深度统一,而非仅为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或吸引眼球的宣传噱头。比如,那么AR眼镜在应用于导览中时,如何在不影响观众观赏文物本体的同时,为观众提供了解文物的创新方式和深度内容?裸眼3D等沉浸式体验,如何在创造身临其境效果的同时,围绕展览本身丰富观众体验,加深观众对展览的理解?互动屏幕又如何辅助深入了解面前的一件件内涵丰富的珍贵文物?

在本届“博博会”上,广州欧科展示了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方面的经典案例,很好地显示了文化与科技如何更好地融合。广州欧科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合作,围绕极具民族特色的藏品铜鼓开展数字化采集和活化利用,观众可通过手势操作,720°欣赏铜鼓的细节。
广州欧科展示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互动体验系统1
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展示页(观众可通过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720°欣赏铜鼓细节)
铜鼓上的各类纹饰非常丰富,而观众在博物馆参观时往往难以辨认,即便能够看清纹饰形态,由于缺乏相应知识,在观展中也会错过铜鼓纹饰中蕴含的最为精彩的文化内涵。针对这一问题,广州欧科在对铜鼓开展数字化的过程中,制作了铜鼓正面、顶面和背面的线画图,并设计了“线描图实时展开”,观众可以在屏幕上水平旋转铜鼓,观看鼓身展开图。
广州欧科展示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互动体验系统2
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展示页(线画图)
广州欧科展示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互动体验系统3
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展示页(线描图实时展开)

为了更好地展现铜鼓的内涵,本程序对铜鼓所有纹饰元素进行了细致的提取解读,并配以文字和音频解说,让观众深入了解这件珍贵的文物,真正地拓展了观众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融合。
广州欧科展示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互动体验系统5
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展示页(铜鼓中心太阳纹的提取与解读)
广州欧科展示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互动体验系统6
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展示页(元素提取与解读)

科技为骨架,文化为血肉。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推动下,我国的博物馆行业也在寻求着改变与创新。广州欧科作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既专注于前沿科技的创新,又以传承文化为己任,力争运用科技手段,真正地实现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展示,使科技服务于文化,让文化借助科技传承发扬。
广州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