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突破博物馆行业发展瓶颈,让智慧化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优质体验

项目时间:2020-07-03

谈及如何理解智慧博物馆时,罗松表示智慧博物馆是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入融合的产物,要突破当前博物馆行业的发展瓶颈必须依靠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化发展模式,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于1959年设立,考虑到馆内设施、管理方式与自身定位,推行数字化建设其实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在他看来,基于本馆自身的定位与自身信息化建设需求,智慧化建设主要围绕博物馆的“智慧管理、保护、服务”三大核心。他也提到,将所有数字化内容整合为一个平台并不简单,也不易操作,针对每一个建设核心的内在需求可以打造不同的平台,在技术不断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智慧化博物馆才能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

一、基础牢固的智慧管理

数据是“智慧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数据的利用对博物馆智慧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博物馆必须做好配套标准规范顶层设计,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联系紧密、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的博物馆信息系统标准规范体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陈家祠整体三维扫描模型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其中一大特色便是馆址建筑陈氏书院(陈家祠),这座极具岭南风格的清代古建筑年代久远,日常维护与保护至关重要,布设网络线路及无线设备会对建筑本身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考虑到本馆建筑的安全性。近些年,在不破坏文物建筑本体的前提下,馆内引进了高速网络,在内部布设无线网络,建筑外围则有物理网线通达。有了这些网络基础,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博物馆管理人员也能利用智慧化信息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智慧化发展。

据罗松介绍,目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网络系统设置在广州市政务云平台上,由对方统一提供可靠安全的服务,同时馆内网络系统也全面执行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测评,进而为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提供基础保障。

二、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保护

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历史价值,决定了文物管理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技渗透在文物的智慧管理与保护中,则将进一步优化博物馆的智能化运行机制。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智慧化藏品管理,主要是实现保管工作的智能化,尤其是藏品电子档案的建立与藏品保存环境的监控。罗松表示,目前已在文物保护库房中建立了可移动文物库房环境监测系统,针对不同材质、类型的文物,通过监测确认其光照、湿度、温度等条件,同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APP与监控显示屏密切了解其动态情况。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无线实时监测系统示意图

而对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来说,不可移动文物更是保护的重中之重,这里特指馆内极具特色但年代久远的砖木结构古建筑——陈氏书院(陈家祠)。据介绍,为确保安全,馆内已在古建筑的四个厅堂的结构节点位置,安装了11个振动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古建筑结构振动变化情况,还引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应用于建筑动态安全监测,实时监测古建筑的裂缝、位移沉降、倾斜、应力变化的情况。

北斗卫星建筑动态安全监测系统

此外,由于岭南地区气候湿热,白蚁活动频繁,特别在每年的4月至6月,砖木结构的古建筑极易遭受白蚁侵蚀。对此,馆内特引进实时白蚁监测系统,在古建筑外围和内部的绿化带设置120个白蚁监测点,在监测点内添加白蚁诱饵,实时监测预警古建内白蚁入侵的情况,并同步至工作人员手机与馆内监测系统中。

馆内白蚁监测点分布图

罗松表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最核心的一点在于防患于未然,一系列的数字化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可移动文物全天候的智能侦察、分析、锁定、跟踪、定位等,让建筑本身的损伤、破坏降到最低。馆内也会根据自身的特色采取区别于他馆的保护措施,例如受限于古建筑顶层较高,传统烟感探头难以发挥作用,馆内则采用了TTA智能温度遥测系统,保证古建筑安全。

三、满足公众多元需求的智慧服务

加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盘活数字资源,最终均需为公众而服务,只有将技术赋能于业务工作,才能拓展博物馆的业务范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智慧服务上,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注重保证观众参观的需求并提供线上展示。

疫情期间观众在馆内参观

1. 最大限度满足参观需求

在我国,多家博物馆面临着居高不下的客流量而引发的连锁问题,对于作为广州城市文化名片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来说同样如此,网上预约购票系统势在必行。

罗松谈到,目前公众可以提前三天预约门票,馆内每天设置十个可预约的时段,并在每个时段设置一定的参观总人数,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管控客流。而疫情期间,这种方式更能快速查找观众的溯源,对馆内疫情防控大有裨益。此外,馆内还设有专门的客流管理系统,科学分析定制每天每小时流量,通过出入口闸机与人脸识别技术,调节人流承载量。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LED显示屏,快速获取相关通知,也能了解馆内相关资讯。

入口闸机

同样在疫情期间卓有成效的智慧服务方式,还有馆内的人工讲解管理系统和语音导览系统。现阶段,馆内采取了免费的人工讲解服务,通过系统考核随时安排讲解员工作及轮班情况,及时查看讲解员状况是否符合要求,以此形成评估。这不仅调动了讲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同样对观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负责。

人工讲解带领观众参观

2.最大可能保证文化需求

罗松坦言,受制于对古建筑的安全保护,馆内其实很难采用太多高科技手段进行展示,为此特设了一个数字体验馆,附以三维全景图,将陈家祠发展全息投影纪录片呈现给观众,观众还可以带上VR眼镜近距离观看珍贵文物,还可以用移动设备AR扫描,听文物的相关故事。

2018年12月27日数字体验馆正式开放,观众在虚拟现实体验区体验“陈氏书院VR小课堂”

更值得一提的是,特殊时期绝大多数博物馆均采取了闭馆措施,因此线上资源的开放成了大众接触博物馆最直接的一个方式。得益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较早利用数字技术升级公众服务,疫情期间快速调整宣传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数字博物馆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放数字文化平台,搭建在线展览、数字展厅等虚拟场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数字文化平台提供“云观展”。

首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根据业务运营需求,顺应互联网+模式的发展,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的要求,对原有门户网站进行整改升级,重点增加公众互动、文物展示及岭南特色建筑相关内容模块,并确保整改后的网站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安全性和兼容性,为博物馆能够跨地域、跨时空传播岭南民间工艺及岭南建筑文化发挥更大作用。在此基础上,馆内对建筑整体进行了高精度的三维扫描,在官网推出“陈家祠全景导览”,并申报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英雄礼赞:馆藏民间工艺所见之英雄模范”,疫情期间让宅在家的观众得以更便利参观博物馆。同时积极参与广东省文物局与腾讯公司合作开展的微信小程序——博物官,观众可以浏览到参观信息、展厅导览、展览信息、精品馆藏栏目的信息。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在博物官小程序的展示

罗松表示,馆内今年从1月1日到5月30日统计的参观人数为10万多人,日参观人数最多为700多人,观众也还没有走入参观的常态中,因此需要思考如何继续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展示功能。例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客户端、腾讯看点联合推出的“云游博物馆”项目,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也参与其中,由文博专家独家解读陈家祠里鲜为人知的珍宝和玄机。今年2月还推出古祠微课堂,微信推送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陈氏书院(陈家祠)建筑艺术的故事,还邀请荔湾语言与戏曲艺术团学员为文章的内容配音,并有讲解员拍摄的文物解说视频增加互动性。

“云游博物馆”项目直播

为了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居家也能参加博物馆教育活动,借清明节来临之际,馆内整理出藏品中一部分英烈人物工艺珍品图片,结合工艺品的说明,提供给学校作为清明缅怀英烈主题学习的资料。此外,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与广州市市政职业技术学校共建“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双方联合举办了博物馆日的手语导览活动,并在酷狗直播平台播出,观众量超过22万。

518国际博物馆日手机导览直播

在罗松来看,表面上看博物馆开放线上资源和图片,似乎损失了出售图片版权的费用,但是通过多访问的流量他们会吸引大量固定的用户,而这些用户有一部分会成为他们的长期观众。博物馆通过线上资源的开放吸引公众,既继续发挥了公共教育的职能,又反过来扩展了博物馆的生存空间。

在采访中,罗松表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其实早有规划与建设数字化系统,如何将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如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如何根据相关标准不断进行调整等等,是接下来着重要做的。此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也是智慧化博物馆建设的核心,以确保需求与反馈传达的准确性。

借助于新技术实现服务于博物馆业务的愿景,不是急于求成的工作,其实现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困难,需要慢慢去攻坚。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根据自身特点,发掘和整合数据资源,实现“物”———“数据”———“人”三者之间的有效交互,更实现了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的转变。

图文资料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广州欧科,深耕于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博物馆信息化,数字博物馆,是“科技+文化+创意”融合领域的独角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