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四届成果发布
9月20日,作为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沙龙发布环节的重要内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四届成果在活动现场进行精彩呈现。
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举办首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北京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四年来国内外直接和间接参赛人群超过百万人次,征集的参赛作品超过20万件,传播总声量接近4亿人次。大赛的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充分发挥了让公众了解北京中轴线、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在保护中共享发展成果的作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创新做法。据介绍,大赛在立足“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纵横”联动,超过200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国内外专业组织、高校智库等参与协办,全方位保证了大赛的热度、参与度、满意度,凸显融合力。赛道设置主打“跨界融合”,配合近70场中轴线大讲堂、中轴线文创市集、专题培训等多元活动,鼓励公众拍中轴、画中轴、写中轴、唱中轴、讲中轴、品中轴,以及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展现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之美与时代价值,凸显创新力;大赛成立传播中心,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500多家媒体4000篇次报道,形成了多场景、多模式的传播效应,凸显影响力。
据悉,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也将开启新篇章,按照世界遗产保护传承的标准和要求,持续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让北京中轴线永葆生命力。(肖维波)
圆明园考古工地迎来公众开放日
9月22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遗址管理处、北京考古学会在圆明园文源阁遗址共同举办“北京考古·走进圆明园”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
本次公众开放日活动以“北京考古·走进圆明园”为主题,20名市民、学生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进圆明园文源阁考古发掘现场,实地查看宫门、御路、河道等发掘成果,观摩宫殿园林类遗址发掘流程,与考古专家面对面交流,了解考古工具使用方法,亲身体验考古发掘。
文源阁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雍正时为四达亭,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建成文源阁,是一处以皇家藏书楼为主体的园林景观,主要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等。《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它的编撰是当时的一项国家文化工程。《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录七部,分藏于“北四阁”“南三阁”中,圆明园文源阁即是“北四阁”之一。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文源阁和藏书惨遭损毁,仅部分藏书留存于世。
为配合文源阁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8月26日起,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拟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发掘出宫门、御路、河道、排水设施、蹬道等遗迹,水渠环绕的藏书阁院落布局清晰可见。
据介绍,近年来,为普及考古知识和圆明园文化,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满足公众了解考古发现的需要,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从2015年开始开放圆明园考古工地,通过现场观摩、专业讲解、模拟考古、发掘直播等多种形式主动向公众展现考古工作过程和成果,打造“北京考古”公众考古品牌,收获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欢迎。
此次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是2024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暨第14届北京科学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也是2024北京公众考古季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及时分享圆明园考古工作成果,同时普及考古知识,充分发挥考古资源的教育科普功能,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氛围。本年度的文源阁遗址考古发掘工地将全程向社会开放,市民、游客可在发掘时观摩考古现场,预计将持续到10月底。(翟如月)
万里茶道专题展
在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为推动中蒙两国文化交流,加强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际合作,近日,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茶叶之路”万里茶道专题展在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湖北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汉口曾以“东方茶港”的美名享誉世界。17世纪,湖北生产的砖茶从汉口出发,历经南船北马,抵达蒙古高原,在牧民手中成为香醇的奶茶。此后,茶叶一路向西,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这条万里茶道被称为“世纪动脉”,是茶道沿线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见证。
展览分为“茶的故乡”“茶和天下”“传承保护”等三个单元,结合中、蒙、俄三国珍贵史料与最新考察与研究成果,以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方式系统展示茶叶的生产、集散和外销三大环节,整体呈现万里茶道沿线文化遗产风貌,全面反映沿线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厚底蕴与协作发展的美好前景。
本次展览是湖北省博物馆首次在蒙古国举办的专题展览,也是万里茶道专题展首次出境巡展。展览开幕当天,蒙古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局、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驻蒙古大使馆、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张明)
“汉时气象 一绘千年” 数字创意展在京展出
近日,一场主题为“汉时气象 一绘千年”的汉代文化数字创意展在首钢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揭开帷幕。展览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复旦大学相辉学堂和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办,旨在通过携手高校、企业,积极探索文博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用数字技术重新演绎汉代文化遗产。
展览通过对汉代文物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与数字再造,让文物“云上新生”。通过高清数字扫描、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汉代的生活场景、艺术创作和建筑风格得以生动再现,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其境,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携手复旦大学文博数字艺术中心利用现有文物大数据库和获得荣获2023 VEGA Digital Awards四项国际金奖的数字技术,对汉代文物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筛选,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再创造,不仅提高了文物保护的效率和精度,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趣味、生动的文化体验。(文信)
湖南师范大学与宁乡炭河里遗址开展校地合作
近期,“湖南师范大学·宁乡市炭河里遗址”合作签约仪式在湖南师范大学博物馆举行,“吉金墨韵·宁乡炭河里青铜艺术展”同步在湖南师范大学博物馆开展。
此次签约,标志湖南师范大学与宁乡市炭河里遗址管理处合作的正式开启,也为双方在博物馆社会教育、湖湘文化、长江流域文明的研究与宣传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双方将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细化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携手打造校地合作的新样板,共同推动宁乡青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炭河里遗址出土过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象纹大铜铙、兽面纹巨型铜瓿等400余件青铜器,是湖南省内重要的商周古城遗址。其中商代兽面纹巨型铜瓿正是“吉金墨韵”展的明星文物之一。
近年来,炭河里遗址管理处一直致力于遗址保护与利用,积极开展馆校、馆企等合作,推动文化事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走在全省前列。自今年5月起,炭河里遗址管理处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合作,陆续开展“让文化遗产遇见生活——青铜文化进校园”活动、“炭古文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深化学生对炭河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探索馆校深度合作新模式。(喻晓辉)
“国家名片 见证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币专题展”在京开幕
由中国钱币博物馆联合中国钱币学会、北京市钱币学会、人民银行文联收藏协会共同举办的“国家名片 见证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币专题展”,9月20日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开幕。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民币纸币,包括第一套——第五套人民币。第二部分是纪念币,包括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和伟大成就等几个单元。共展出五套人民币以及历年发行的相关主题的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300余件。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文字,展现了我国金融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成就,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国家名片,其设计与印制水平体现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我国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包含纸币与硬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类别、多系列的货币体系。展览将持续3个月。(泉文)
“乡村、城市和国家:中国博物馆的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职能,探讨博物馆在乡村、城市乃至国家层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9月20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乡村、城市和国家:中国博物馆的实践探索”在广州召开,来自博物馆、高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会议。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视频讲话中表示,博物馆语境下所谈论的“乡村”,是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下的“乡村”,是面向城市、面向当代、面向未来的一种“乡村”。在“乡村”“城市”这两个维度之外,还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想到“国家”,想到国家在对内文化建设、对外文化传播中对博物馆提出的一些新要求,认清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中,博物馆应当承担起的社会使命。
主旨报告环节,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通过“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乡村文创工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等案例,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郑奕分享了“上海市博物馆在地贡献度研究”的学术成果,阐述了博物馆赋能区域发展、社区建设和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江西省博物馆馆长管理介绍了通过实施“博物馆+”战略,推动展览及社教活动进入广场、商圈、社区,使博物馆成为教育课堂、旅游目的地和休闲空间的成功经验。唐山博物馆馆长鲁杰汇报了在构建差异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社区友好博物馆方向的尝试。
交流发言中,8位代表围绕“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博物馆赋能城市更新”“博物馆建构国家形象”三个会议主题,对博物馆在赋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享了各自的实践成果与创新经验。
会议决定,专委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浙江省博物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