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宋晶科: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抓手,积极推动文化数字化进程

项目时间:2024-09-25
随着《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 2025 年)》等政策的出台,信息网络技术尤其是生成式AI的飞速发展,博物馆领域正经历全面变革,从展览到消费业态焕然一新。博物馆积极融入数字化战略,探索新技术应用,促进数字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技术的加入,不仅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更提升了文化传播效率,促进了文化互鉴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期特邀江苏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专家、政企事业部总经理宋晶科分享数字博物馆与广电网络视听的融合实践经验。

问:随着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步伐的加快,博物馆通过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融合,成为呈现数字视听的文化艺术场所。您认为数字博物馆相比传统博物馆有哪些优势?对公众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有何重要意义?


相较于传统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具有三大显著优势:

一是突破了时空限制,观众无须亲临现场,即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浏览丰富的展览内容;

二是增强了互动体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手段,让历史文化知识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三是促进了资源共享,使得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降低了因实物展示而造成的损耗风险。


对于公众教育而言,基于广播电视数字大屏等传播渠道,数字博物馆不仅拓宽了宣传学习路径,还丰富了教学手段,使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更加普及和深入。同时,数字博物馆也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对文物的高精度复制和永久保存,如江苏有线数据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对宿迁市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和手机端小程序展示,有效丰富了实物保护和展示的手段,提升了馆藏文物的利用价值。


问: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博物馆,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总体布局和实施推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中海量的珍贵文物数字影像资源库,为共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资源。请您以实例说明,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如在传播方式与渠道建设上,应如何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在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博物馆作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其海量的珍贵文物数字影像资源库为共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江苏有线为例,其积极主动融入全省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之中,通过AI、VR、元宇宙等多种现代视听技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联合淮海战役纪念馆,通过打造“淮海e站”红色宣传教育平台,将馆内的珍贵革命文物以文字资讯、图片展示、视频影音及体验互动等方式,呈现给广大观众,全面弘扬展示淮海战役革命历史和时代价值。此外,还以数字技术解锁了博物馆的全新“打开方式”,苏州分公司重点打造的苏州党史红色资源数字化平台,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文物数据采集标准,对苏州地方党史书籍、革命文物进行高精度数字化采集,创新地在电视端大屏、手机端小屏通过三维动态建模,生动还原了革命文物的形态与质感,用光影讲述苏州红色故事。


问:《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可以提供哪些技术支撑?这些技术如何提升参观者的体验?


首先,广播电视的高清传输技术为数字博物馆提供了高质量的视觉体验。江苏有线作为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升级了传统有线电视网络,部署了4K/8K超高清电视、视界观APP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等新媒体平台,通过高清信号传输,数字博物馆内的珍贵文物可以以超高清画质呈现给参观者,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文博场馆环境中。其次,广电5G网络的低延迟、高带宽特性为数字博物馆带来了更加流畅和丰富的互动体验。利用5G技术,数字博物馆可以开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沉浸式体验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观赏展厅中的精美展品,感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最后,网络视听技术也为数字博物馆的在线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数字博物馆可以将珍贵文物的展览内容实时传递给全球观众,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同时,网络视听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兴趣进行精准推送,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满足不同参观者的需求。


问:《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多个省份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纳入“十四五”智慧广电的发展目标。作为文旅领域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便更好地达成智慧广电的发展目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苏有线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抓手,积极推动文化数字化进程。截至目前,江苏有线已完成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江苏省域中心、苏州专业中心建设,同时合作完成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注册中心、华东区域交易平台建设,打造全国首个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四中心一平台”的区域中心格局,初步具备“数据安全、数据确权、数据加工、数据交易、数据分发、算力服务、AI服务、入表服务”八大服务能力,实现从数据录入、标注,再到审核、入库、分发、交易全流程端到端打通。江苏有线积极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大数据应用场景。例如,创新运营一系列内容驱动型现象级IP:打造“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参与主办2024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成为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的生动实践;连续4年牵头主办重磅文化IP系列活动——致敬经典·名家朗读会。同时,江苏有线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率先实施了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开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服务,搭建党史学习教育实景学习和体验空间,同时为田野文物、乡村文化数字化提供支撑,开展文物保护创新服务。


文章来源:广播电视信息、伏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