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关键一招” 赋能“百千万工程”三年见效

时间:2025-08-13
近年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最重要的抓手,在畅通跨区域耕地流转、激活产业用地要素、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等方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走出一条特区保护与开发的新路径。珠海市成为全省唯一全市域获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的地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通则式管理规定,并创新建立市级“耕地总量平衡指标池”,成功入选广东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2024年珠海市在年度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中跻身全省第二档行列,在年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标评价中取得满分,为全省6个满分地市之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针对基层政府认识不深、动力不足问题,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以“纵横联动”新局面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落地落实。


坚持高位统筹、高点谋划。推动建立“1+5”市区两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组织架构,制定专班工作要点、重点任务清单、年度预期目标“3张清单”,珠海市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列席各区常务会、带队深入镇村调研督导,谋划推动。7月15日,2025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和辅导培训,宣讲了国家、省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最新政策支持,介绍了珠海市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全域活力的思路举措,并对各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精准施策解答,助力各区破解关键难题,切实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落实落细。


坚持借脑引智、汇聚外力。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题培训班,邀请省专家为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培训指导,组织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镇长多次赴先进地市开展调研学习,全面提升全域土地整治干部队伍攻坚能力,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创新整治模式,推进特色化发展

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实施差异化整治路径。


在金湾、斗门等西部地区突出城乡统筹,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跨城乡要素流动机制。


在金湾区平沙镇开展“万亩方”耕地集聚区建设,从开展规模化整治恢复,整合零散地块,恢复约7200亩连片新增耕地,到打造出现代化种植示范区,建设1.6万亩生态水稻等四大基地,再到加速农文旅融合,联动周边重点文旅项目,延伸生态价值链条,实现1.0至3.0版本迭代升级,打造全省“万亩良田”样板。


推动斗门区通过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成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农文旅融合典范。同时,通过乡村风貌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上楼等多种方式,创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打造城乡融合典型。


在万山等海岸带丰富的区域突出陆海统筹,发展海洋产业,促进陆海资源一体化保护利用。


指导万山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积极开展桂山岛建设用地整理、矿山修复、海湾整治、风貌提升。积极探索将无居民海岛废弃矿山复绿等生态修复工程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工具相结合,研究陆海之间的要素流动机制的可行性,实现海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香洲、高新等东部地区主攻城镇提质,强化要素支撑,促进低效用地盘活提质。


推动香洲区旧村改造、历史文化保护和农文旅发展,打造了三溪科创城、香洲埠、拱北步行街等一批项目,深入实施连片产业用地和低效用地存量盘活工作,促进建设空间集中集聚,产业用地增产增效。


指导高新区探索历史文化保护、农文旅产业、低效建设用地整理及生态修复,从“产业功能集聚区”向“产城融合示范区”跨越,永丰金鼎片区通过“土地腾挪置换”,将村集体留用地融入产业项目发展,优化全域空间布局。


深化改革创新,率先试行新机制探出“珠海经验”


针对村庄规划管控覆盖面不足、乡村风貌特色不突出问题,探索乡村风貌管控提升创新机制。出台全国首部《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及配套意见,构建“1+N”体系,推动乡村风貌规范化、科学化管控。同时,在全省率先试行乡村“通则式”规划管理,解决长期存在的规划空白或失效问题,显著提升了全市乡村整体风貌和人居环境品质,打造珠海村庄规划管理新模式。斗门区、金湾区6个典型村风貌提升试点,已经形成一批可观可感的典型示范项目,“黄杨宋莲”乡村振兴示范带成功入选全省十大示范带。


针对全市土地资源流动不足、经济翘板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创新改革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创新建立市级“耕地总量平衡指标池”,实现东西部指标流转及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市级“指标资金池”并新增结余约1.1亿元,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珠海高新区腾挪置换了约550亩发展空间,为金湾、斗门创收约5500万元发展资金,入选广东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得到多个国家级媒体和各大省级媒体刊登转载。在此基础上,探索国土空间城镇村国土空间规模要素流动管理新模式,并着力构建市级自然资源全要素指标池,进一步推动城乡土地规模要素双向流动,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面广、系统性强,需要全市“一盘棋”推进。下一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将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用好珠海作为省内唯一全市域覆盖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市的政策机遇,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创新,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打开新局,助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来源: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科、土地开发中心、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