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粤美县城”城市设计成果展播 | 聚力和美海岛、绘就全域景区——南澳通过城市设计打造现代化滨海活力县城

时间:2025-07-10

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要求“要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城规划设计,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近期,广东自然资源特别策划推出【“粤美县城”城市设计成果展播】专栏,将对部分县市优秀设计成果进行展播,展现各地在“粤美县城”城市设计中的成果和亮点,为全省各地进一步深化细化县城规划设计提供案例参考。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南澳县高度重视县城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在本次的“粤美县城”规划设计工作中,南澳县坚持从海岛的自然资源禀赋出发,以蓝色海湾的生态修复与68千米的最美环岛路为依托,优化县城空间品质,强化主客共享公共空间,形成“两山拥一城、一轴连两湾”的空间格局,凸显极具魅力的海滨小镇风情。同时,基于“从整体目标到行动计划再到重点项目”的营城逻辑,优化县城、乡村的规划建设管控,持续保障“粤美县城”工作的落地实施,其中策划形成了近3年项目库、共20余项,近期已落地实施推进的项目约10余项、投资约10亿元。


01
南澳认知 | 坚持“工业不上岛”的思路

南澳,位于闽、粤、台三省交界,是我国北回归线的唯一海岛,拥有全国唯一全岛域国家4A级景区、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等一系列国家级称号。南澳县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背倚富饶的潮汕平原,海岛自然资源禀赋突出,承载着历史悠久的海洋、海防与海事文化。


一直以来,南澳县坚持工业不上岛的发展思路,总体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小岛大海。全县陆域面积115.0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4600平方千米,是陆域面积的40倍。二是小县大文化。人口总量少,20年来常住人口稳定在6-7万,拥有万年的象山文化,千年的海洋文化和百年的海防文化。三是小城大窗口。南澳县可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仅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4%,承载着多项国家海洋经济、渔文旅体示范项目。四是小常住大客流。南澳县作为典型旅游城市、热门的旅游目的地,2024年,南澳县吸引了超1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近一半来自省外地区。 


南澳拥湾向海,坐拥高价值的环岛亲海空间和优越的海岛自然资源。然而,快慢交通组织有待完善,县城空间品质有待提升,文化发展动力有待挖掘。


02行动计划 | 整岛提升·景城融合·文旅体验

南澳县以“和美海岛·全域景区”为总体目标愿景,强化“两山夹一城、一轴带两湾”的县城总体空间格局,延续老城主街格局,强化向海活力空间,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聚焦“整岛提升、景城融合、文旅体验”提出三大行动计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

南澳县城空间结构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

南澳县城城市设计效果图


行动一

从“环湾发展”到“整岛提升” 编织68千米的山海画廊(通过环岛“线点面”工程,建设68千米“最美环岛路”)
1.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凸显“一湾一特色”,重点针对9大海湾、16千米海岸线,进行岸线整治和海堤公园建设,提升海湾风貌品质,目前已完成5个海湾的全面品质提升。

2.环岛路优化提升针对环岛路的堵点进行微改造,优化快慢交通组织,实现“快行慢游”,以微改造方式优化交通节点,完善公共停车配套设施,人性化解决停车供需矛盾,优化提升沿线景观节点与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及交通承载力。

3.特色服务区依托具有优越山海自然资源的后兰村、九溪澳村等民宿群、特色渔村,增加交通驿站、旅游服务功能,成片打造成最美自驾路上的综合服务区。同时,结合云澳中心渔港、后江渔港、吴平寨渔港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打造集渔港、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特色美丽渔港小镇,推动渔旅融合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3

 烟墩湾蓝色海湾整治效果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4

渔港美丽小镇效果图


行动二

从“城景分离”到“景城融合”感受跨越山海的新旧对话(“县城”激发“新动力”,“古城”焕发“新活力”)
“县城”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依托“两山拥一城、一轴连两湾”的县城空间格局,县城北部作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中南部是发展重点,近期重点推进三大工程:

1个海滨门户打造3千米滨海活力带,引入低空经济、海上活动等新业态,完善海滨浴场、亲海空间等配套,针对海滨路沿线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整治,优化沿街底商空间,同时结合渔业谚语、历史人物等营造特色海滨景观小品设施,共同营造南澳的“滨海城市封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6

南澳县滨海立面整治效果图

3条通海主街重点提升5千米街道沿线建筑风貌,将环岛客流引入主城,以配套服务完善和功能复合利用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如南澳县旅游服务中心,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通过“首层停车+二层屋顶花园”,推动设施复合利用,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如南澳县老电影院延续向海肌理,修旧如旧,引入文化展览、特色商业复合功能,打造文化综合体。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7

南澳县游客服务中心效果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8

南澳县老电影院效果图


1片都市田园依托成片农田,打造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南澳“古城”是全国唯一海岛总兵府所在地,建成区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具有独特的海防文化,传统古街巷格局完整。重点做好护城河沿线的整治提升和古城墙的保护,推动古城、古港焕发新活力。


行动三

从“景点旅游”到“文旅体验”打造独具魅力的南澳IP(融合新业态,打造不可复制的文旅IP)
深入挖掘南澳不同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时代新兴业态,打造最具南澳特色、不可复制的文旅IP。

1.“低空经济+”新场景强化陆海统筹,融合传统文化与新兴业态,打造“低空经济+文旅”特色产品,发展海上观光新体验场景空间,为市民游客欣赏山海美景提供新颖独特的视角。

2. “海洋经济+”新场景应用海洋主题元素,在云澳镇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渔港风情街、台湾街,同时依托丰富海洋资源,打造官屿岛周边集渔业体验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品质渔旅综合体等。

3.城北新区文化综合体城北是未来预留的发展地区,为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想打造集文化演艺、会议展览、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文化综合体,形成主客共享的活力新地标。


03长效管控 | 山边·海边·路边

为更好提升县城、乡村的规划建设管控,汕头市制定了《汕头市南澳岛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南澳县印发出台了《南澳县农房风貌规划》《南澳县农房风貌管控指引》,并研究制定《汕头市南澳岛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同时,着眼远期规划管控,针对山边、海边、路边以及县城重要街道,从建筑设计、材料、色彩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指引,通过建筑风貌和天际线管控等塑造整洁、具有地域特色的海岛街道形象;同时,针对乡村地区,加强农房整治与风貌管控,确保整体和谐,又尊重当地居民意愿与诉求,鼓励涌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房设计佳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8

南澳县建设风貌管控情况


04实施成效 | 更好地推进县城高质量发展

近期,南澳县根据省、市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南澳县县城规划设计,更好发挥规划设计在县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海湾修复、交通优化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实施成效。

海湾修复方面: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交通优化方面:南澳环岛公路入选广东省唯一“2024最美自驾精品路”;

品质提升方面:已针对主要街道沿线开展外立面整治和风貌提升工作,并且出台相关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和农房风貌管控指引等,近期已建成旅游集散中心,未来将推进老电影院文创中心项目,激活县城新活力。

综合承载力方面:南澳县文旅渔体融合发展,持续承接举办亚洲冲浪锦标赛、越野挑战赛、全国冲浪锦标赛、全国翻波板冠军赛、全国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等多场体育赛事。


下一步,南澳县将深入贯彻省市工作部署,高标准推进相关城市设计工作,更好发挥规划设计在县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展现南澳“和美海岛”的独特魅力,感受山海交融,品味千年文脉,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活力县城!

文章来源:广东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