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梅县区南口镇南龙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700亩撂荒地的“重生”密码

时间:2025-03-26

春日,通过无人机俯瞰梅县区南口镇南龙村,只见连片稻田绿如绸缎。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地里的杂草比人还高,河道也不如现在干净。”南龙村村民黄芳感叹道,“荒地复耕之后,不仅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整个村的环境也变好了,不论是村容村貌还是道路交通都有了明显改善。”


自2023年梅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来,梅县区紧紧围绕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重点实施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将耕地规模化集约流转整合等内容融入区级实施方案。梅县区南口镇南龙村集各方力量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创建700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以肉眼可见的改变诠释了“小田变大田”“荒地变宝地”。


党员带头企业助力 连片盘活撂荒耕地

“2020年七八月时撂荒了一批耕地,2021年初又撂荒了第二批,两批加起来,700亩良田就这样荒废了。”南龙村党支部书记吴志强回忆,由于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老年人又无力耕种,村内耕地撂荒了足有一年。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梅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口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龙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

南龙村700亩良田景观。资料图片南龙村700亩良田景观。资料图片

为快速推进复耕复种工作,南龙村立即开启土地流转动员行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叔公头”共同协调等方式,仅用1个多月时间,就以500元/亩价格(当时市场价1000元/亩)集约流转了700亩连片土地,其中包括邻村益昌村的200亩土地。


“一开始有村民不同意流转,我们就挨家挨户劝说,最终实现了将700亩土地连片开发。”吴志强说。


村民齐心,企业也来助力。作为一家深耕米制品加工30余年的企业,广东客家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在看中南龙村的地形优势和土壤、水源条件后,迅速拿下这700亩良田。


谈到为何选择南龙村发展农业产业,客家汇创始人、南龙村“产业村长”钟春晓说出三点原因。一是土地平整,在山地较多的梅州,南龙村的连片平坦土地十分难得;二是水源充足,一条南龙河流经村里,便于农业灌溉;三是租金相对较便宜,“这三点加起来就非常吸引企业了。”


2022年初春时节,南龙村的撂荒耕地开始复耕,在“稻鱼稻虾共生共养”模式基础上,连片种植500亩水稻,打造120亩“粤禾丝苗”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白萝卜、包菜、花菜、蚕豆、香脉菜、番薯叶等蔬菜品种在菜地区域轮番种植。


据钟春晓介绍,南龙村实施的“稻鱼稻虾共生共养”模式,能够利用动植物的相互依赖性,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提高种植、养殖收益,实现“一田三收”。


土地综合整治有成果 “稻鱼共生”年产值逾500万

仅2024年一年,南龙村这片土地上,水稻产量约500吨,其中丝苗米产量150吨,荷花鲤鱼产量约2000公斤、罗氏虾产量约15000公斤、玉米产量约400吨,年产值达500多万元……一串串清晰的数字是南龙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成绩单,也是梅县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果的具象化。


“最近刚开始育秧,再过十几天,我们就用机械插秧了。”客家汇工作人员梁琛告诉记者,南龙村的大部分土地采用水稻、芋头轮作,“前年种的芋头,去年和今年种的水稻,稻田外面的水沟里养鱼虾,其余200亩土地用来种玉米和各类蔬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梅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口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龙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

机械插秧。  资料图片机械插秧。资料图片

“南龙村一年四季无闲田。”路过一块菜地时,梁琛指着地里参差不齐的作物说:“这就是过年期间种的蚕豆,2月刚刚拔掉。”据梁琛介绍,2023年,公司利用冬闲田种植了100多亩的长咸菜和蚕豆等冬种作物,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据吴志强介绍,企业会聘请当地村民负责种植、管理等工作,每天固定负责菜地管理的有五六个人,用工高峰期则会聘用20多人。“除了聘请村民管理田地,我们也会收购村民自家种植的蔬菜,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梁琛说。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梅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口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龙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3

打田机在平整土地。  资料图片打田机在平整土地。资料图片

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是南龙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亮点之一。水稻、鱼虾和基地种植的多种蔬菜,以及企业生产的客家双蒸米粉、发粄粉、味酵粄粉等稻米深加工产品,会通过线下超市、饭堂餐饮配送、线上订单小程序“中任客家”等多种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在广州市荔湾区帮扶南口镇的机遇下,南龙村产出的农产品不仅在本地销售,还有了更多对接大湾区市场的机会。“我们经常参加荔湾区的展销活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负责人也会帮我们联系各种销售渠道。”钟春晓说,“有了大湾区的广阔市场,相信我们的产品会越走越远。今后我们将利用好产供销链条优势,推动农村三产融合。”


多元化发展促“土生金” 农旅直连创收35万

“你看,前不久这片地种的都是油菜花,现在已经全部打掉了。”梁琛告诉记者,南龙村利用冬季闲置土地种植观赏性油菜花,春节前后油菜花盛开,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赏游玩。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梅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口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龙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4

今年春节期间南龙村的油菜花景观。  资料图片今年春节期间南龙村的油菜花景观。资料图片

用油菜花吸引游客只是南龙村农文旅产业中的一小部分。近年来,南龙村联合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梅州市臻尚食品有限公司以及乐途国旅等旅游企业,共同探索农耕和现代农业产业科普研学活动。研学学生既可以在稻田边学习农业知识,也能体验采摘、钓鱼、钓虾等趣味农活,在田间地头感受农业生产的魅力。


据了解,2023年春季,南龙村共吸引、接待研学学生约2500人,创造经济收入35万元。2024年10月,南龙村举办的文旅活动“稻田餐桌计划”,吸引了200多人参加。


“农业种植发展好了,文旅自然就带动起来了。”当问及企业在农文旅融合上有哪些规划时,钟春晓展现出乐观又务实的态度,“我们准备在打好农耕基础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业研学、稻田餐桌等文旅活动。”


从大片土地荒废,到复耕复种恢复良田景观,农产品广销各地,再到“农业+文旅”带动增收,农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乡村经营模式更加丰富。南龙村的快速变化,每一个村民都看在眼里。


作为整个过程的见证者,村民黄芳不禁感慨:“我们村这么好的土地条件,荒废了太可惜了!现在良田恢复,村庄环境大改观,还有这么多人来旅游,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龙村人,我感到很欣慰。”


南龙村的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经验做法,为各地农村耕地集约流转、连片开发提供了可借鉴样本。如今,站在南龙村北面的高处平台上俯瞰,村中良田连片,阡陌交通,溪水潺潺,炊烟袅袅,宛如一幅“水满田畴稻叶齐”的田园风光画卷。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