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关怀儿童,减少博物馆“少儿不宜”,我们该如何做?

时间:2018.08.14

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肩负着“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的使命。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开阔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少年儿童这一群体必会成为博物馆未来的终身观众。但是,处于2-15岁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程度和认知水平都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的身心状态对博物馆来说显得更为必要。

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博物馆需要对其加以区分和特殊对待。一直以来,我国博物馆对展览中存在的“少儿不宜”现象关注较少,未形成统一的行业认知和应对体系。

“少儿不宜”,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是指应禁止让青少年接触的某些事物。而博物馆展览中的“少儿不宜”现象,笔者认为,是指博物馆在陈列展览中可能存在与儿童生理、心理、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不适宜的因素,有可能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认知能力阶段的儿童产生某些不良反应,违背了博物馆为满足儿童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服务的初衷。

当前我国博物馆对儿童的公共教育服务,主要体现在博物馆面向儿童的社会教育活动方面,而在展陈对象方面对未成年人与儿童的区分并不明显。

同时,家长和老师作为儿童参观的主要陪同者,对博物馆展览中是否会存在“少儿不宜”现象缺乏问题意识,忽略了一些可能对儿童产生影响的隐性因素。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博物馆对儿童的关怀与教育,探讨博物馆在展览方面存在的“少儿不宜”现象,笔者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分析

1、基本情况说明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参观完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全部展厅的儿童、家长和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以儿童为主,家长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为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现场发放问卷并回收。

之所以选择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有两个原因:首先,两家博物馆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颇有建树,重视儿童对于博物馆发展的独特作用。前者是纪念类博物馆,是以未成年人为主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后者是历史考古类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在展陈与社教方面处于行业前列。其次,两馆都是最近改扩建后对外开放的新馆,展览陈列方式与先前相比都有较大调整。

在两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笔者的问卷调查得以顺利进行。其中,在遇难同胞纪念馆发放了14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9份,回收率为95.86%;在湖南省博物馆发放了28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9份,回收率为97.89%。

2、问卷分析

(1) 调查对象分析

本次调查的两家博物馆观众中,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儿童和家长所占比例分别为48.92%和42.45%;湖南省博物馆儿童和家长所占比例为67.78%和28.45%,儿童年龄阶段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本次问卷主要针对儿童参观者进行,所以两馆参观者均以7-15岁的儿童所占比例最多,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认知能力,对新事物、新环境的接受能力较强。而小于7岁的儿童限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对问卷的部分问题缺乏独立判断,需要父母帮助其完成此次问卷。

(2)参观目的分析

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观众所占比例最高,分别达到76.26%和68.82%。说明公众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所在。其次,有15.11%和29.75%的人选择休闲娱乐,2.88%和8.6%的人选择学校组织参观,10.07%和10.75%的人选择了其他(笔者对选择“其他”选项的儿童进行了询问,儿童表示是跟随父母一起来,并不清楚具体目的)。

通过与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交谈,笔者了解到学校团体(中小学生)在平日参观的观众中占较大比重,但可能因为进行问卷调查的日期处于刚开学的阶段,以学校为主体的参观人数并不是很多。

(3)“少儿不宜”现象分析

①参观者意识分析。在调研博物馆展览中是否曾注意到存在“少儿不宜”现象的问题时,遇难同胞纪念馆24.46%的人选择“有”,湖南省博物馆11.83%的人选择“有”。由此可知,大部分家长和儿童尚未意识到此问题的存在。

笔者对家长进行了简单的询问,大部分家长表示如果儿童在参观过程中出现害怕,会认为这是一种胆小的行为,要坚持带儿童完成参观,以达到“练胆”的目的。

在问卷调查期间,笔者发现相关展厅中有儿童不敢看展品,拉着家长想尽快离开。展厅保安也说有的小孩在看展览时被吓得大哭。

前段时间,随着文博节目《国家宝藏》之湖南省博物馆专辑的播出,一篇名为《胆小勿入,这些博物馆有古尸》的帖子在朋友圈迅速走红,文中图文并茂地列举了多家博物馆中的“古尸展”,一时间引来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反映“吓死人,我要投诉”“真的梦到了尸体,投诉投诉”。有名网友在评论区更直接反映其童年遭遇:“口味太重了……第一个就是给我童年留下超级严重心理阴影的马王堆……害得我很久都不愿意去湖南,现在说起湖南省博,我都会觉得隐隐地‘害怕’。”虽然几则评论中不乏幽默的成分,但也恰好反映出在我国博物馆展览中“少儿不宜”现象是一定存在的。

② 原因分析。为探究“少儿不宜”现象的原因,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四个选项:“部分展品吓人”“展览环境过暗”“博物馆部分配套设施不够人性化”“其他(无)”。其中,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分别有35. 25%和48. 39%的人选择了“其他(无)”,近一半儿童对博物馆展览持接受态度,表明当代儿童“脱敏”程度较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34.53%和27.6%的人选择了“展览环境过暗”,不少儿童和家长反映馆内环境压抑,这可能是以黑色为主色调博物馆的一个弊端。32.37%和20.43%的人选择了“部分展品吓人”,两馆中都存在遗骸展品,部分儿童因年龄尚小,加上参观前后没有适当的提醒,对馆内部分展品难免产生畏惧心理。7.89%和22.16%的儿童选择“博物馆部分配套设施不够人性化”。

此次调研的两家博物馆都有观众反映讲解员不多,笔者询问了馆内的工作人员得知,目前馆内人工讲解需要提前预约,大多数观众则是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聆听语音讲解。笔者建议,鉴于很多参观者为第一次参观,馆内可以设置一些提醒标语或者在参观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合理安排人工讲解。

(4)弥补“少儿不宜”现象的方式

目前国内涉及“少儿不宜”展品的博物馆,在导览手段上普遍未将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的少年儿童观众与成人观众明显区分。

在问及对“少儿不宜”的展览希望采用何种方式弥补不适时,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分别有15.11%和22.58%的人选择“电话语音讲解”;45.32%和53.76%的人选择“动画情景再现”;37.41%和34.05%的人选择“改变展览环境氛围”。其中,选择“动画情景再现”的观众最多,笔者认为动画是一种直观生动的表现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

关于博物馆中是否应专门设置一些“本展览或部分展品可能会引起少儿心理不适”的提醒,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中分别有58.99%和55.2%的人选择了“是”,41.01%和44.8%的人选择了“否”。总体而言,认为需要提醒的观众占了多数,不少家长反映虽然有些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但博物馆也应设置一些提醒来告知儿童。同时,也建议博物馆在其官方公众号里编写相关推文。

(5)问卷结论分析

本次问卷以儿童为调查对象,虽然某些问题的设置存在不成熟的因素,调查问卷过程中被拒绝率也比较高,但收集的数据均为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①观众的构成及其特征。在本次问卷调查的儿童观众中,男童与女童比例相当,基本上以7-15岁儿童为主体。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也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博物馆对未成年人与儿童的区别关怀却并不多。儿童是博物馆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博物馆的“回头客”。博物馆在陈列展览中,应当考虑到未成年人与儿童的区别,制定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认知能力的展陈方式,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中小学生教育中的职能。另外,博物馆陈列展览还普遍存在单向灌输、忽视儿童参观接受度的缺陷。

②社会环境氛围。长期以来,博物馆因其丰富的展品,一直被家长和学校作为儿童的第二课堂。然而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对博物馆存在“少儿不宜”现象的问题缺乏认识。两者作为儿童博物馆参观的主要推动者,应加强对儿童的关怀,真正实现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让广大儿童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二、如何避免博物馆中的“少儿不宜”现象

当前,博物馆肩负着教育儿童的重要责任。如何实现博物馆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交流,避免博物馆展览中“少儿不宜”现象的发生,需要博物馆工作者与社会共同思考。

1、博物馆的职责

教育、收藏与展示是博物馆的三大职能,其中教育职能是体现博物馆核心价值的关键。为适应越来越多的儿童走进博物馆的需要,加强儿童的心理保护,避免“少儿不宜”现象的发生应成为当代博物馆亟需考虑的问题。

(1)改善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

陈列展览既是博物馆的主要日常业务工作,也是其为观众服务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博物馆的主要文化产品,是体现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所以,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上应注重把握互动性和新鲜感,避免一些庸俗概念化的理解。同时,博物馆在进行馆内氛围设计时,不要过于倾向一种色调,要充分考虑视觉效果和情绪感染,避免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引起烦躁情绪。

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都针对展览环境氛围进行了调整:前者在新馆中采用了部分黑暗的场景布局,同先前整个一层展厅全黑的氛围布局相比有了较大改善;后者三楼马王堆展厅中,主展厅虽然以黑色为主,但展厅之间有一个明亮的过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参观者的压抑感。虽然好多家长和儿童在第一次参观改陈后的两馆时仍反映陈列展览的环境较暗,入馆后有不适应的表现,但也算是两家博物馆对展览中“少儿不宜”现象有了反思。笔者建议博物馆可在入口处设置相应提醒,采用明暗展厅相结合的方式,在明亮处给参观者一个暂时的心理缓冲区。

除改善陈列展览的氛围外,笔者认为博物馆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图书出版业以及电影业等公共文化服务行业内的分级制度,尽快健全和完善博物馆内未成年人与儿童的“分级化教育”。同时,在陈列展览中避免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可针对儿童专门开发一些动画形式的展品讲解,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兴趣,实现博物馆与儿童的双向互动。

(2)加强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当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的策展人员在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为减少展览中的“少儿不宜”现象,笔者建议博物馆策展和讲解人员加强对儿童心理学的学习,注重把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特点。

瑞士知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将儿童成长的认知阶段分为了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算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②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3-6岁)

③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岁)

④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15岁)

儿童的思维和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博物馆的策展人或讲解员可根据不同阶段儿童心理状况的不同,在展陈中做到参观前儿童心理提醒,参观中儿童心理辅导,参观后儿童心理干预。

(3)建立行业标准,完善立法保障

笔者建议博物馆应尽快建立或健全展览中统一的行业规范。在展厅入口或者敏感展品旁,尽可能设置一些“本展览部分展品可能引起少儿心理不适”“本展览建议少儿在家长或老师陪同下参观”等提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博物馆对儿童关怀的空白。

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博物馆的经验。例如,现有88%的美国博物馆提供从内容到形式都特别针对少儿的“K-12”(“从幼儿到少年”)教育项目,70%的博物馆在过去5年增加了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服务,美国博物馆已经成为从小学生到研究生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 。

当然,在博物馆系统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不是某一家或几家博物馆的事,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建立起来的。这需要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发挥领导和推动作用,中国博物馆协会发挥协调和宣传职能,国家级博物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最终才能由点到面、由上而下地在全国博物馆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我国《博物馆条例》中关于儿童的规定,仅有第四章第三十条第六款“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博物馆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这在实践中一般被理解为指向涉及黄赌毒内容或宗教等主题的展览,而非针对本文探讨的战争屠杀或古人遗骸等“少儿不宜”内容,后者往往还被视为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少年儿童是未成年人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展陈和教育上对未成年人进一步细分,设立不同标准,适当增加博物馆保护儿童心智的规定。同时,公共博物馆在对儿童进行接待服务时,要为其设置一些预防与保护机制。通过加强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和完善,让我国博物馆真正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

2、社会其他人员的职责

我国博物馆展陈中之所以存在“少儿不宜”现象,除博物馆自身因素外,社会整体环境的相应意识缺失也是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当前,社会普遍将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教育组织,却没有细分教育对象,未意识到博物馆展览中可能会存在“少儿不宜”的问题。如何唤起我国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需要从家长和学校这两大群体中着手完善。

(1) 家长 

家长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抚养与教育儿童的双重义务。在调研中,笔者对300多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进行询问,只有极少数家长称自己在参观中带孩子避开一些敏感的展品。一位家长公开表示博物馆中如果存在一些“少儿不宜”现象,那他也不会提醒孩子,因为他就是带孩子来“练胆”的。这一回答虽然听起来让人觉得有些滑稽,但也反映了广大家长对儿童心理认知的缺失。

儿童的成长进步,既需要适当的教育,更需要适当的环境。胆大的孩子不是吓出来的,而是因其长期生活的环境和自身心理发展水平逐渐形成的,时机不当或刺激太大,往往会“物极必反”。

笔者认为家长可以在参观博物馆前先关注一下本次参观的展品以及展览设计的信息,了解是否存在引发儿童心理不适的可能;其次,可在参观之前对孩子做一下相关的心理提醒与辅导,在参观展览时全程陪同儿童;最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阅读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籍,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树立明确的“少儿观”。

(2) 学校 

目前,学校组织参观是博物馆观众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更好地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让儿童走进博物馆、恋上博物馆,需要进一步改进对少年儿童的接待工作,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老师进一步加强儿童心理学的学习。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学校应在组织博物馆参观之前,关注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了解此次参观的展陈以及展品的详细信息,以便参观之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醒。参观过程中老师还应全程陪同。

第二,可以用动画形式展示某些敏感展品。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儿童观众反映参观过程很乏味,称自己只对一些动画感兴趣。对于孩子的这种特殊体验需求,博物馆可以采用动画模式来展示一些容易引起儿童不适的场景或展品,既可以引起儿童的参观兴趣,传授相关知识,又能避免相关展品可能给儿童带来的副作用。

第三,带队参观老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脸部表情察觉其心理变化,若有儿童在参观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反应,老师应采取暂停参观的方式,将其带离该环境,并及时进行一些心理安慰及疏导,通过言语鼓励或发一些小礼品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结 语

儿童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希望与未来,也是博物馆潜在的终身学习者。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有限,博物馆需采用丰富的陈列展览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参观兴趣和探索能力,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从这一点看,博物馆展览重视研究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加大对儿童的心理关怀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博物馆对儿童的教育与保护在研究和机制方面均不完善,许多博物馆尚未意识到在陈列展览内容上对少年儿童与成年观众做必要区分。

我国博物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博物馆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依据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为儿童提供更为专业化的博物馆教育与服务。对可能“少儿不宜”而又有必要对其展示的展品,应在参观前给予提示、做好预防措施,参观中予以必要的干预,参观后给予抚慰、疏解,以适应和保护少年儿童的心智,推动我国博物馆服务理念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限制和经验欠缺,本次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还不够完善,样本数据量也不够大,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也比较粗浅,只是勾勒出当前我国博物馆展陈中“少儿不宜”这一问题的概貌,希望能借此唤起业内外更多人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并推动这一问题尽快得到改进。如果本文能在这方面尽绵薄之力,那将是笔者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