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科资讯/

数字化让古朗南海神庙“活”起来!顺德探索历史建筑保护新途径

时间:2023.08.14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岭南文化精髓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岭南文化的一颗“明珠”。它是粤曲、粤剧的发源地之一,2007年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顺德的建筑文化独具特色,境内积淀了众多代表岭南水乡文化的旅游胜景。

广州欧科于2020年运用现代高新测绘技术,对佛山市顺德区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建档与数字化建库,为佛山市顺德区弘扬岭南文化、打造人文湾区提供动力源泉,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动新型城市建设、提升人文湾区背景下的佛山顺德区文化地位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8月4日,历史建筑古朗南海神庙(一期)保护修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这是顺德区首例利用测绘建档数字化技术完成历史建筑修缮的案例。顺德以数字化手段探索历史建筑保护的做法也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历史建筑是佛山顺德美丽的文化名片。2022年6月以来,顺德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修缮、保护和利用“三箭齐发”,采用无人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探索数字化技术赋能历史建筑保护的创新途径,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
全区54处历史建筑完成测绘建档拥有“数字”身份
目前,顺德区历史建筑共有54处,其中包含:顺德祠庙21处、书院3处、民居3处、炮楼12处、古桥3处、工业水利遗址7处、其他类型5处等历史建筑资源。这些建于明清年间至新中国成立的建筑,在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岁月洗礼后,很多建筑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结构老化的情况。尤其是部分隐匿于居住区的房屋,由于新老建筑混合,导致保护和管理的难度加大。
修缮前的古朗南海神庙
修缮前的古朗南海神庙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利用。如何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的修缮,让因年代久远变得破旧的历史建筑获得新生,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城乡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认为,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于塑造城乡风貌特色,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顺德区全力落实住建部《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通知》、省住建厅关于《广东省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三年行动计划》文件及佛山市2020—2022年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工作方案,首次启用无人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对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建档,赋予历史建筑“数字”身份。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联合专家对历史建筑南海神庙修缮工作进行日常检查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联合专家对历史建筑南海神庙修缮工作进行日常检查。

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让历史建筑电子档案的建立化为现实。从三维数据采集、三维实景模型建立、建筑测绘图等方面,为历史建筑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保护方案。构建完善的历史建筑电子档案,不仅能准确直观反映出历史建筑的现状风貌以及历史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还能反映历史建筑的外观结构及残损、变形等各方面信息,为后续保护、修缮工作提供基础档案,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目前,顺德区内54处历史建筑都已完成了测绘建档。

数字化技术加持,古朗南海神庙“活”起来
有了现代技术手段的加持,顺德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历史建筑南海神庙完成一期修缮工作,便是其中一个生动案例。
 杏坛镇古朗村的南海神庙由于年久失修,存在局部墙体、柱子倾斜,木构糟朽,墙体开裂等现象。
杏坛镇古朗村的南海神庙由于年久失修,存在局部墙体、柱子倾斜,木构糟朽,墙体开裂等现象。

古朗南海神庙,又名洪圣宫,位于杏坛镇古朗村引龙桥脚,为2011年公布的佛山市第一批历史建筑。随着时代变迁,南海神庙出现了部分改建,局部墙体、柱子倾斜,木构糟朽,墙体开裂等现象,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亟须进行修缮。

为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顺德区历史建筑主管部门对南海神庙进行了修缮,主要工作是建筑南海神庙本体修缮(含过街亭),周边环境提升(含附属及驳岸整饬),占地面积约250㎡。根据现状建筑的危急程度,南海神庙修缮项目分期实施。项目于2022年10月启动修缮工作,至2022年12月完成了南海神庙一期抢险加固工程,2023年5月份完成南海神庙一期全部修缮内容。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顺德区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建档(本项目由广州欧科提供技术支持)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顺德区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建档(本项目由广州欧科提供技术支持)



在本次修缮工作中,南海神庙测绘建档的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固修缮提供了基础测绘资料,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抢险加固、修缮维护后,南海神庙焕然一新,并通过竣工验收。
修缮后的古朗南海神庙。
修缮后的古朗南海神庙。

如今,完成第一期修缮的古朗南海神庙内保持着原建筑的特色结构和风貌,墙面上保留着原有彩色壁画。经过修缮的屋脊、条麻石地面、山墙灰塑、头门方檩,散发着经年久远的岁月沉香。

开辟历史文脉传承新路,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化手段探索历史建筑保护,是顺德区加快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进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镇建设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顺德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园区、人文环境、综合治理5个领域,为“百千万工程”进一步补齐功能和服务短板。在此过程中,顺德区主动对标“数字化”,推动建筑健康性能持续增强,实现城乡发展提质增效。

当前,顺德正在积极推进广东省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数据采集工作。这些三维模型的建立,为历史建筑的提升、修缮和信息采集提供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数据。而且,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让古建筑“延年益寿”,为弘扬传承历史文脉开辟一条新路。

上述负责人表示,顺德今后将继续利用测绘建档赋能历史建筑修缮,通过数字技术让历史建筑保护开发迭代升级,促进人文要素与城乡建设融合,稳步建设富有人文风情、历史特色的最美顺德。